新闻中心

渤海新闻

渤海人寿5周年记:守本源强价值,探寻中小险企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表于:2020-02-13


身担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险企、天津空港经济区最大金融企业的责任与使命,助力天津经济焕发新动能;成立五年公司注册资本金达130亿元,总资产超过378亿元,服务客户约85万人,为社会累计提供保额超过2600亿元的保险保障;成立三年跻身天津服务业企100强第20位,连续三年登榜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18年位列第328位;风险综合评级自2018年四季度以来,持续保持A级——锚定目标、强化定力、紧跟时代,创新变革,这是渤海人寿成立5年以来的发展轨迹。

5年,从一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到摸着石头过河找准前行方向,渤海人寿走过了一条求索探路、转型变革、回归价值的创业征程。站在5周年新的起点,渤海人寿亦擘画蓝图,从规模到质量,从战略到战术,从细节至大局,正立足保障、优化结构、完善服务,在中小险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构筑可参考路径。 


固本:回归本源,夯实保障之基


保障,是保险行业安身立命之本、发展创新之源。2016年以来,监管相继出台了“1+4”系列规范性文件,从资本金要求、业务结构配比、产品形态设计等多个维度要求保险公司“回归保险本源,防范经营风险”,严监管导向信号明确,行业逐步进入战略转型调整深水区。

对于渤海人寿而言,强化保障型业务,发力保障型产品,是顺趋势、促改革、速转型的战略方向和根本基调。而作为一家成立仅5年的中小型保险公司,想要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突破重围、弯道超车,难度可想而知。但正所谓“身轻易转舵、船小好调头”,渤海人寿迅速行动,主动将政策压力转化为积极转型、顺势而为的动力,在稳定业务规模的同时坚定推进业务转型,注重原保费收入开拓和保障型业务的发展,推进规模渠道向期交转型,加强价值渠道建设,在“回归本源、夯实基础、做精专业”的道路上寻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7年末,渤海人寿原保费占比、非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占比分别由2016年末的36.4%和0.83%提升至49.9%和63.6%,在售保障型产品占比提升至75.6%,非中短期产品占比达九成,连续4个季度达成监管要求的业务结构指标,内涵式业务增长模式初步成型。

2018年,渤海人寿坚定转型发展思路,延续加码保障型业务,多险种齐头并进,包括定期寿险、两全险、重疾险、团体意外等险种均实现一定增长,同时产品期限也在持续拉长。成绩进一步巩固,数据显示,2018年,在行业整体原保费同比呈现0.85%的微弱增长下,渤海人寿原保费收入达到47.5亿元,同比增长11.93%,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由2017年年底的49.9%提升至97.7%,原保费市场份额和排名均有所提升;2018全年的中长期保费占规模保费比重为76.23%,较2017全年的63.64%提高了12.59个百分点。

2019年,渤海人寿继续深化保障型产品的价值实现,聚焦风险管理,打造期交拳头产品;深耕健康医疗,布局以定期寿险、重疾和养老为核心的互联网产品体系,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11月底,渤海人寿累计备案新产品22款,其中保障型产品20款,占比91%,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保障型产品体系;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原保费收入占规模保费的比重高达99%,比行业总体水平77%高出22个百分点,业务全面回归保障。

与此同时,渤海人寿价值型渠道建设正在加快推进。2019年,公司重建个险渠道,整章建制,完善行销支持工具,建立星级客户服务体系,完善培训体系、荣誉体系等。目前公司个险渠道基本步入发展正轨,致力于打造一支团队素质好、销售技能高、服务质量优的卓越销售队伍,为公司后续价值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银保渠道在传统业务方面向长期价值型产品转型,同时发力私人银行和银行法人业务,此外还与银行开展网上商城联合营销合作,推进创新业务的发展;健康险业务渠道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业务,推进产寿结合,联合共保,搭建完备的健康产品体系,启动养老地产项目;创新业务渠道推进多渠道战略合作,专业三方和场景三方齐头并进,加快云平台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守正固本,循道而行。渤海人寿夯实保障根基、遵循立业之道,在贯彻落实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正不断提高供给能力和质量,培育未来可持续发展动能和核心竞争能力。


创新:紧跟前沿,激发科技活力


科技、创新,是金融机构“大象起舞”,持续焕发生命力的重要助推器。近年来,科技的不断进步,让传统保险业运营模式不断颠覆。场景化、碎片化让保险更“平易近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可穿戴设备、AR、VR等新技术,更让保险的每个环节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渤海人寿成立的5年,更是搭乘科技快车的5年。

2016年,渤海人寿在业内率先尝试将“人脸识别、OCR、电子签名、电子回执、智能语音”五项科技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五位一体”创新服务模式,并于当年9月率先在代理人移动展业平台“渤海e宝”上进行服务落地,实现了从投保、出单到回访端到端的全流程在线化。据悉,“渤海e宝”从客户投保至回访结束仅需10分钟左右,传统投保模式则需4-5个工作日,流程效率的几何级提升无疑将大幅改善用户体验。目前渤海人寿已实现全流程线上服务,今年以来线上投保率、线上保全率、线上理赔率均已超过90%。

今年下半年,渤海人寿在科技服务领域再度取得新突破——先后启动实施了业内领先的智慧核保、智能客服服务项目。依托大数据提取分析、决策树模型及疾病风险预测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客户在线投保过程中无感的精准风控,并通过简洁友好的互动问卷方式,实现了对部分非标准个体客户的快速核保承保,相比传统互联网核保问卷模式,提升销量32%,为公司带来了隐性风控与显性获客、客户体验提升三重收益;智慧客服方面,2019年11月7日,在线客服智能机器人“渤海小保”上线在我司官微试运行,其突出特点和优势是能识别输入文字的语义,通过后台知识库支持,根据不同业务场景与客户进行对话沟通。为客户提供查询、咨询和理赔报案受理等服务,有效替代人工坐席,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便捷、贴心的在线服务。下一阶段,渤海人寿将继续扩大智慧核保、智慧客服及大数据风控的应用范围、完善应用场景,比如引入智能机器人语音、语义识别技术和智能仿生语音生成技术升级客户CRM服务,围绕健康管理服务,规划客户生命周期服务场景模式,构建客户关系及资源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优化服务。

变革传统保险服务模式,以保险科技创新驱动服务品质升级,布局推进并持续完善智能化、在线化、个性化的智慧保险服务体系建设——渤海人寿,正在通过打造专业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完善的产品服务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人性化的保险保障服务。


担当:履行责任,推动区域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机构生来就有着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而作为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险企、天津空港经济区最大的金融企业,成立五年来,渤海人寿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政策和创新优势推动下,正在天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关键节点,发挥着金融保险企业的价值和担当,连续多年位于天津服务业企业100强前列。

从天津纳税大户、保障就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核心地带投资 5.2亿元进行总部大楼建设,助力经济区保险产业园区保险保障服务体系构建,到紧抓“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政策机遇,投资3亿元支持国内最大的民营港口--岚桥港的建设;从向中机国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近10亿元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到参与京津冀、珠三角、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地区的旧城改造、保障房、棚户区改造类项目投资,渤海人寿努力发挥保险资金额度大、稳定性强、长期性的优势,通过运营模式、产品服务的创新推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以期实现多维度、多层次地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渤海人寿还不断加强构建核心金融机构朋友圈,与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农业银行天津分行、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太平产险、天津信托等金融机构;天津市妇儿基金会、南开大学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在重大项目开发、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育、业务拓展、技术与产品创新、资金运用、社会责任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协同发展,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全面、更深入的开放与进步,籍此提高保险市场服务供给水平,推动保险产业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天津经济发展和保障服务民生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渤海人寿着眼于将保险保障职能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助力政府的精准扶贫和民生保障工作,并就此针对特定人群专门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公益性和保障性的特色产品,凸显了保险保障的“亲和力”。近年来,渤海人寿与天津市妇女联合会、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的“用心呵护,快乐成长——母婴安康公益保险项目”,帮助全市母婴群体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在天津落地“千村单亲困难母亲家庭保险捐助项目”、“关爱金色童年——血友病患儿救助项目”、“失独老人关爱扶助计划”、“留守儿童扶贫关爱项目”等具有企业品牌特色,与公司产品和服务融合的代表性社会责任项目,通过提供健康和意外保障、医疗救助、捐资助学、心理咨询等方式向捐助对象提供针对性扶助。截至目前,渤海人寿已经和计划向特定贫困群众捐赠的保险总保额超1.5亿元,公司通过主办和承办公益慈善活动累计募集和自主捐赠的善款近105万元。


过去的5年,或许对于渤海人寿的未来发展而言,仅仅是从0到1的阶段,在中小险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探索之路上,固本强基、转型创新;新的5年,更将成为其构建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做大做强的关键时期。

新格局、新征程——渤海人寿正秉持初心,矢志前行。





  TODAY IS

26
Apri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