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渤海新闻

渤海人寿:2021年渠道建设成效凸显 风险化解有序推进


发表于:2022-03-28


在经济环境面临下行压力,监管趋严,保险业经历深度转型“阵痛”的2021年,渤海人寿积极应对诸多艰难挑战,取得渠道建设和风险化解等方面重要突破。新近公布的2021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渤海人寿当年营业收入1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2%,同时已实现经营上的盈利。

渠道建设成效凸显

2021年,渤海人寿在内外部环境严峻考验下,保持了稳中求进的经营策略,持续深化业务转型,严格把控经营风险,同时多管齐下开展精细化管理,实施各项开源节流举措,压降负债端成本,提升运营效能,改善盈利能力。其中,各业务渠道在深化战略转型,提升内涵价值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银保业务作为渤海人寿的主力保费贡献渠道,承载了公司业务压舱石、稳定器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公司在夯实巩固渠道的规模贡献度同时,更积极推进银保期交业务发展,促进业务结构转型,不断提升价值贡献度。2021年,渤海人寿银保期交保费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保险期间10年期及以上长期期交保费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523%;长期期交占期交保费比例达83%,同比增长3.4倍;银保渠道始终坚持在推动业务发展的同时,严控销售品质。2021年,银保渠道新契约回访成功率99.63%,13个月保费继续率97.55%,25个月保费继续率98.61%,万张保单投诉量0.13件/万张,亿元保费投诉率0.05件/亿元,各项业务品质指标保持良好水平。

2021年,个险渠道经历着一场席卷全行业的转型“寒冬”。据中保协数据统计,参与交流的54家公司的个险渠道2021年1-11月合计标准保费同比下降16.96%。而在不利市场环境下,渤海人寿个险标保实现逆势增长。公司个险渠道坚持“适度规模、差异化、高绩效”的发展战略,研究高绩效代理人建设路径,持续完善人才培养和产品推广与服务体系,用金融科技武装营销员队伍,强化品质管理与风险防控,业绩逆势同比增长61.54%,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同比增速均位居行业前列,渠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经代渠道深耕并加快京津冀市场的开发,2021年开门红期间有效抓住新旧重疾换代时机红利,全年原保费同比增长107.27%,新单保费同比增长66%;互联网渠道当年新单保费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778%,10年以上期交产品占比超过80%,13个月继续率95%,业务价值不断提升。渤海人寿通过i宝贝教育年金保险、前行无忧增额终身寿险等拳头产品,已逐步在互联网保险市场形成口碑。2021年前行无忧终身寿险上线当月,即居i云保平台2021年销售增速榜榜首,市场认可度可见一斑。作为渤海人寿成长迅猛的两支生力军,其渠道经营能力在不断增强,并正在成为公司利润贡献新的增长点。

公司团险业务创新赋能,持续增效。比如提供“保险+健康管理”组合套餐,电商业务进行产品创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并实现产能。此外“津惠保”业务惠民为本,创新了投保方式,在天津市民中积累了良好口碑。

全面加强风险管理


2021年除在业务发展和盈利数据方面,渤海人寿实现逆势突破,风险管理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

2018年以来,部分存量投资项目因融资主体出现经营困难或流动性问题而发生违约,导致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对公司利润造成较大影响,更深层次拖累风险综合评级。

对此,渤海人寿持续关注评级变化,结合监管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公司评级状况。在资金运用方面,公司强化风险管理,对于已发生风险项目,加强与关联方沟通,多措并举推进债务偿还。对于存续正常项目,强化投后管理,持续推进风险排查、风险预警,避免新增风险;在公司治理及内部管理方面,严守合规底线,规范股东行为和股权事务管理,加强和完善各项公司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1年,在渤海人寿 “风险化解执行工作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公司积极与监管部门进行汇报沟通,全力推动投资项目风险化解,取得显著成效。公司一方面不断强化投资能力建设,完善投资责任机制,防范投资风险;一方面综合运用了协调沟通及启动诉讼催收程序等法律手段,多个风险项目以查封冻结、诉讼回收、判决胜诉等形式取得积极进展,已经为公司避免或挽回十多亿元损失。接下来,公司仍将继续集中力量化解存量风险项目;在不断总结和吸收同业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前,渤海人寿正围绕“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风险管理基础”这一工作重点,以偿二代二期“二支柱”监管要求为指针,以SARMRA评估为抓手,从风险偏好体系优化、风险管理流程重建、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推进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并将在未来新的治理体系下,实现更加平稳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TODAY IS

27
Apri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