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专区

【以案·说险】电信诈骗又出新手段,小心防范是关键电信诈骗又出新手段,小心防范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dasd.png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日新月异,结合线上诱导与线下交易,形成复合型诈骗模式,危害严重。诈骗分子精心策划,融合传统电信诈骗与新型物流手段,严重威胁民众财产安全。期小编将为您深度解析最新诈骗手法,帮您筑牢反诈防线。

一、高威胁新型诈骗手法解析

‌1.AI换脸视频诈骗‌

此乃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实施的新型诈骗。诈骗者通过AI技术生成与亲友或领导高度相似的面部视频,以"紧急借款""业务转账"等理由实施诈骗。近期,多起冒充企业高管诈骗财务人员的案件频发,涉及金额巨大,给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例如,江北某企业财务人员因轻信冒充老板的指示,差点损失190多万元。警方提醒,企业财务人员应提高警惕,不轻信社交软件中的转账指令,必须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与公司领导核实,以避免上当受骗。

‌2.共享屏幕风险警示‌

不法分子常冒充客服人员,以"征信修复""账户异常"等借口诱导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这种操作可能导致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敏感数据实时泄露,甚至存在设备被远程控制的风险。

‌3.虚假影视投资骗局‌

诈骗者利用热门电影的虚假投资机会,以"电影份额分销"为名骗取资金后立即失联。这类骗局往往涉及非法集资,投资者需格外警惕。

‌4.收藏品网络拍卖陷阱‌

针对老年群体的常见骗局,通过虚构高价拍卖古董、纪念品等藏品,以收取"鉴定费""布展费"等名义实施诈骗。老年人参与此类活动时需谨慎行事。

二、传统诈骗手段的新变化

‌1.购物节钓鱼陷阱‌

诈骗者伪造电商促销信息(如618大促优惠"),通过植入木马程序窃取支付账户资金。消费者务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促销信息的真实性。

‌2.P2P平台回款骗局‌

假冒网贷平台发布虚假回款公告,或宣传已关停的网贷平台能够回款,诱导受害者下载诈骗APP并缴纳"解冻费"。投资者需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平台信息的准确性。

三、实用防范建议

1.视频通话时,可要求对方做特定动作(如手在面部挥动)以验证身份真实性。

2.遇到任何索要验证码或要求共享屏幕的情况,应立即终止通话或操作。

3.进行任何投资前都应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资质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呈现出更加技术化和精准化的趋势,建议公众定期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发布的最新预警信息,以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

提高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TODAY IS

21
October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