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教育及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1日
您还在相信“保本高收益”吗?!
警惕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守护人民“钱袋子”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靠前、协同发力,防非打非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防非处非工作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6月1日,第十二届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正式启动。在此,BOBO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有效防范非法集资。
一、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这种行为往往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承诺保本付息,实质上却是一种诈骗行为。一旦不法分子卷款逃跑,投资者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二、对“高收益低风险”和“来路不明的投资”说不
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学会识别各种投资陷阱,如果遇到了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例如宣传“高息保本、稳赚不赔、熟人优惠”等,一定不能冒进,应充分了解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情况,谨记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要三思而慎行。
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应选择正规、有信誉的金融机构或平台,并注意查看其金融牌照和监管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等政府平台查验营业执照、金融许可证等证件真伪,审慎判断有关单位是否具备开展相关金融业务资质。要注意产品是否有备案或者编号、人员是否有资质,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官方渠道或权威代理渠道购买相关金融产品。对于来路不明、营业证件不全、实体项目模糊的投资项目,一定要避而远之。
三、理性投资,量力而行
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和投资策略,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贪图短期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同时,要合理规划投资金额,避免过度集中投资或者借钱投资。尤其是老年朋友要提高风险防骗意识,不盲从、不听信来路不明的投资宣传,购买金融产品时,一定要征求子女与专业人士的意见再进行决策,时刻保持警惕,远离非法集资,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血汗钱”。
四、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及时报警
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给陌生人或不信任的机构。发现疑似非法集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寻求帮助。同时,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后续调查处理。
TODAY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