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教育及风险提示

【风险·防范】警惕非法集资十大骗局 (上篇)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4日


警惕非法集资十大骗局(上篇)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在民间投融资、市场零售、养老、涉农、文旅等领域频繁出现,还有打着区块链、虚拟货币、云养殖等噱头或通过非上架APP开展的非法集资活动,风险显著上升。BOBO为大家整理了常见非法集资套路,请广大市民高度警惕,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1|养老投资类

       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旗号招摇撞骗,被骗老人在遭受财产损失的同时,更承受巨大的感情压力,严重影响晚年生活幸福。

      【风险提示】警惕以下形式的“养老投资类”非法集资:

       1、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的

       2、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的

       3、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的

       4、以宣称“以房养老”为名的


       02|解债类

       不法分子以向“客户”提供债权债务抵消、托管、整合、化解、实物兑换等服务为名,承诺将“客户”手中的债权债务转化为持续现金流并定期返还收益,诱使“客户”缴纳高额服务费、咨询费、保证金等,甚至“投资入股”。所谓的解债机构既不负责审查债权债务关系的真实性,也不提供实质性的解债措施,靠“拆东墙补西墙”集资来维系合同。由于解债活动的资金运转不存在可持续性,一旦出险,投资者将面临严重个人财产损失。

       【风险提示】应当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权债务纠纷,避免在处置化解债事的过程中遭遇非法集资,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03|消费返利类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进行引诱式洗脑式的网络传销日益增多,不断演变出各种新型传销模式。消费返利行为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的损失。

       【风险提示】警惕以下几种“消费返利”骗局:

       1、宣传购物享受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

       2、要求加入者缴纳入门费,并“拉人头”发展人员加入,靠发展下线获得提成

       3、没有实体经营场所,购物没有实物商品交易,代销商品后返还收益


       04|民间借贷类

       民间借贷类骗局往往以投资项目、内部集资、亲友借款为名,高额返利为诱饵,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借款。

      【风险提示】

       1、在面对亲朋好友借款时一定要审慎对待,做到合法合规、安全可靠

       2、凡是对于不熟悉的亲朋好友不要轻易借钱

       3、对于不了解资金真实用途的不要借钱

       4、借款人面向社会公众借款的不要借,承诺高额返利的更不要借


       05|涉农类

       不法分子以响应国家农业政策、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推动特种农产品开发等名义,编造出吸引眼球的噱头,许以高额回报,引诱群众参与“投资”。这些非法组织通过侵害弱势群体的财产利益来谋取资金,使得许多农民都遭受到了财产损失。

      【风险提示】警惕以下几种骗局:

       1、假借乡村振兴政策,借口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合作社发展等向农民筹钱。

       2、“空壳社”无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却虚构“盈利”吸引农民认领股份、入股分红。

       3、假借商品销售、回购、转让等方式,引诱农民参与,实际上只是为了圈钱。

       4、利用“互联网+农业”概念,通过电商、手机App等形式集资,然后“跑路”






  TODAY IS

01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