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教育及风险提示

【以案说险】守护金融安全,警惕养老陷阱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案例简介】近几年,全国发生多起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保险诈骗案件,案件涉及金额巨大,导致很多老人血本无归,严重损害老年人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受害者多为退休在家的老年人,诈骗团伙以“免费体检”、“高额返利”、“专享养老保障计划”等诱人名义,通过电话推销、社区讲座、伪造官方文件等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所谓的“高端养老保险”或者参与虚假投资项目。实际上这些保险产品或者项目均为虚构,旨在骗取老年人的养老积蓄。

------------------------------------------------------------------------------------------------------------------------------------

【案例分析】这类案件的诈骗手法大致分为四类:

1、情感攻势: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关怀、害怕孤独的心理,通过亲切的问候和关怀建立信任,逐步深入其生活圈子。

2、虚假宣传:夸大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和收益,承诺不切实际的高额返利或者保证本金无风险,甚至伪造官方文件增加可信度。

3、紧急促销:制造时间紧迫的氛围,比如“限时优惠”、“名额有限”,促使老年人仓促做决定,未经深思熟虑便支付费用。

4、连环陷阱:一旦老年人初步上钩,诈骗分子会进一步推销更多“配套”产品或者服务,形成连环诈骗。

--------------------------------------------------------------------------------------------------------------------------------------

【风险提示】老年人应该增强防骗意识,对陌生人推销保持高度警惕。面对诱人的保险产品或者投资项目,应该通过正规渠道核实真实性。务必量力而行,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避免盲目跟风。另外,要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咨询并听取他人意见,避免养老钱血本无归。






  TODAY IS

01
May
2025